院士參與“垃圾分類”小游戲 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局供圖
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記者 蔡敏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徐義剛27日在廣州說,垃圾分類不僅能夠有效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還能顯著降低垃圾處理對土壤、水體和空氣造成的污染。 廣州市人口超過2000萬,日產生活垃圾超過2萬噸,生活垃圾處理壓力巨大。在破解“垃圾圍城”方面,廣州市統籌規(guī)劃建設7大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集中打造以“固廢處理為主、資源共享、設施共用”的綠色低碳環(huán)保園區(qū)。 當天,徐義剛走進廣州市第四資源熱力電廠,參觀垃圾分類工藝流程,“與想象中的垃圾焚燒廠實在有些差異,沒想到這么干凈衛(wèi)生,沒有一點難聞的氣味”。 徐義剛是著名地球化學家,但多年的管理工作使他對環(huán)境科學和環(huán)保事業(yè)也情有獨鐘。在他看來,垃圾分類對土壤、水體和空氣整體有益。 土壤是萬物之源,土壤的健康與否關系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垃圾填埋,甚至是露天堆放,是我國過去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徐義剛表示,難于降解的塑料廢棄品等會影響土壤的質地和結構,垃圾中的重金屬等毒害成分還會污染土壤,進而導致農產品中污染物超標。 “相較于以前粗放式的垃圾填埋,垃圾分類能去掉不易降解的,回收有利用價值的,此舉將減少垃圾對土壤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同時提升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毙炝x剛說。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自然資源。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進入地下水后,造成的污染可持續(xù)多年,而且目前還缺乏有效的手段治理地下水污染。與此同時,廚余垃圾會產生大量滲濾液。徐義剛表示,通過垃圾分類,將廚余垃圾單獨投放、運輸和處理,經過減量化、穩(wěn)定化和無害化后,不僅可實現資源化利用,其殘渣還可進行焚燒處理,與過去干、濕垃圾混燒相比,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在空氣質量影響方面,徐義剛說,生活垃圾的堆積會產生大量的氨氣、硫化物等惡臭氣體;垃圾在焚燒處理過程中,可產生多種有毒有害廢氣。而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堆積過程中惡臭氣體的排放,而且可以有效減少焚燒處理的垃圾量、進而降低有毒有害廢氣的形成。此外,垃圾分類還能有效降低資源回收的能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廣東省生活垃圾處理“十四五”規(guī)劃》明確指出,打造“焚燒為主、生化為輔、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新格局。徐義剛稱,要實現這一目標,在科學技術層面上,需要地球科學、環(huán)境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的協同創(chuàng)新。 近幾年來,徐義剛所在的研究所為廣州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案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包括生活垃圾焚燒、廚余垃圾生化處理、老舊填埋場治理等方面,并獲得有關部門采納。 徐義剛呼吁民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踐行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把廣州乃至大灣區(qū)打造成宜居、宜游、宜業(yè)的家園。(完) |